清远市位于广东省中北部,与粤湘桂交界黑马配资,滔滔北江穿城而过,是广东省内陆地面积最大的地级市。
近年来,清远市在全省率先推行社会工作观察制度,通过选聘社会工作观察员、设立社会工作观察站,把党的社会工作延伸到基层一线,推动社会资源和社会服务下沉到群众身边,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路径,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走深走实,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社会工作观察员袁学友(左二)走进田间地头,了解村民急难愁盼,推动家乡产业发展。
选好观察员
夯实基层治理的人才基础
社会工作观察员是社会工作观察制度的重要主体。清远市通过制定社会工作观察员管理服务办法,明确选聘、履职、培训、评价等内容,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熟悉基层情况的观察员队伍。
一方面,强化党建引领。建立由镇、县、市逐级审批的准入制度,严把政治关口,引导观察员树牢政治标准“硬杠杠”、增强履职使命感。在全省率先制定印发社会工作观察员管理服务办法,建立健全观察员队伍教育培训、履职评价等机制,引导观察员特别是党员观察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前哨”作用,在助力“百千万工程”、推动新兴领域党建、创新基层治理等工作中冲锋在前,带动社会各界支持并参与社会工作。
另一方面,聚焦基层需求。突出“三懂”“三会”“三有”和“三用”标准(“三懂”“三会”“三有”和“三用”:懂政策、懂基层、懂群众;会做群众工作、会搞调查研究、会使用互联网新媒体工具;有同理心、有同声气、有同频话;用心观察、用情聆听、用行动回应),注重选拔熟悉政策法规,善于发现基层问题、具备分析能力,以及能够深入社区、主动参与治理实践的优秀人才。
秉持“公平公正、德才兼备、优中选优”原则,采取组织推荐与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从高校、村(社区)、企事业单位、行业单位、社会组织及志愿者组织等基层一线精心选聘社会工作观察员。截至目前,清远市从高校、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等领域选聘观察员127名,其中党员占比85.03%。
清远市社会工作观察站(星谷站)。
设立观察站黑马配资
打造基层治理的前沿阵地
社会工作观察站是社会工作观察制度的重要载体。清远市通过设立社会工作观察站,为观察员提供交流分享、能力提升、信息交融等服务,促进基层治理创新与发展。
一方面,科学布局站点。社会工作观察站既要便于社会工作观察员及时反映情况,又要方便群众积极参与建言献策。目前,清远市共设立了1个社会工作观察总站和11个分站。其中,总站设在星谷科技园创客中心,负责信息汇总、整理和反馈。其他观察站点覆盖城市社区,延伸至农村地区,确保基层治理有效覆盖。
另一方面,引导功能发挥。社会工作观察站的主要作用是为观察员提供支持保障,实现资源共享与工作协同。以清远市社会工作观察站-三坑镇橄榄泉温泉民宿为例,清远市社会工作观察员、清新三坑镇党委书记充分利用站点资源优势,聚焦镇域旅游观察“百千万工程”在该镇的实践路径,推动其成为汇聚智慧、促进旅游发展的阵地。2024年,三坑镇域民宿接待游客68.15万人次,营业额2.18亿元,获评省推进“百千万工程”工作表现突出集体。
社会工作观察员邹瑞文(右一)介绍六甲洞村产业发展情况。
构建观察链条
推动基层治理的效能提升
社会工作观察不仅仅是对现象的简单记录,更重要的是对现象背后的原因、机制、逻辑和意义进行解释和理解,通过探索构建完整的观察工作链条,确保观察、分析、反馈、整改各环节紧密衔接。
一方面,收集分析研判。探索建立“收集-分析-反馈-跟踪”机制,用好“平安夜话”“村委会拉家常”等活动载体,主动收集问题和建议。社会工作观察员按季度或半年填写工作记录表,详细记录观察过程、发现的问题及工作建议,并及时向本级党委社会工作部提交观察成果。
比如,清远市清新区推行“一图两单三机制”社会工作观察模式,通过“左右联动、上下协同、内外结合”三项机制,推动观察结果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有效破解观察员“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做”的实践难题。2024年,清远市观察员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324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56件。
另一方面,跟踪反馈结果。社会工作部门对收集分析的成果,根据其性质及复杂程度,采取直接答复、内部办理、协同办理、向上提请解决四种分类分级的方式处理,对各类问题的办理情况进行全流程跟踪,对办理情况进行检查和督办,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比如,清远市社会工作观察员、清新区六甲洞村党组织书记,提交六甲洞村至下迳组部分路段不够平整的观察结果,通过镇政府负责统筹,协调农业农村、平安综治等部门协同落实资金、施工、民事等工作,从接到观察结果到运用观察结果,仅历时5天就完成全长1210米的黑底化道路铺设,极大地改善了群众和游客出行的条件。
清远市清城区洲心街道连江社区开展“畅享连江艺术汇”文化体验活动。
赋能观察员
增强基层治理的力量支撑
社会工作观察员的观察效能不仅依赖于其个人的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还需系统性支持以确保观察的准确性、全面性和有效性。
一方面,多方协同赋能。与清远日报社合作,在“新清远”客户端开辟社会工作专栏,形成“党媒+互联网+社会工作”融合路径。联合农业银行清远分行推出观察员专属金融服务计划,为社会工作观察员每人提供50万元信用贷款额度,支持创业项目17个。联动清远省级职教城院校,组建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专家领衔的学者智库,打造服务基层治理的“智库引擎”。通过系统性赋能,观察员成为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把群众诉求转化为治理动力,年均推动整改问题127个,实现治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转变。
另一方面,提升专业能力。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帮助观察员深入理解政策法规的内涵,掌握与群众沟通的技巧,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24年,清远市县两级共举办24场培训交流活动,覆盖286人次。建立部长“一对一”结对指导制度,帮助观察员梳理工作思路、解决实际困难、提升工作能力。推出“社会工作观察员手记”栏目,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多渠道推广,展示观察员的工作成果、基层治理经验,形成互学互鉴氛围。2024年,全市社会工作观察员发布短视频500多条,栏目推送优秀视频12条。
清远市清城区凤城街道翠湖社区开展“共享阅读”活动。
社会工作观察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是清远市在基层治理领域开展的一次重要实践探索。自制度实施以来,清远市通过统筹调动各级各部门资源,推动观察员与“网格员”“金牌调解员”等成熟队伍融合发展,引导观察员积极参与“清风行动”以及“两张清单”任务落实。2024年,清远市基层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8.8%,网格化管理实现100%覆盖,《安全隐患整治清单》22项任务全部完成年度计划任务。
南方+记者 龚春辉
通讯员 岳舍黑马配资
易倍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